作为锂离子电池首个商业化的负极材料,石墨具有高容量、稳定结构以及良好的导电性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石墨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至今仍然是最主流的阳极材料,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中的广泛应用,快充能力已成为石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由于锂的插层动力学较慢以及极低的氧化还原电位,石墨在高倍率充放电下的容量、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法满足动力电池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学者们将石墨改性以提升其快充性能成为研究的重点。
(1) 构建稳定的人造SEI膜。通过在石墨表面构建具有稳定结构、高氧化还原电位和良好离子导电性的有机/无机人造SEI膜,不仅可以减少锂离子在石墨中的运输各向异性,还可以提高锂离子的迁移速率,降低极化,以避免在高倍率充放电过程中锂金属在石墨表面的沉积。此外,人造SEI膜还可以作为锂离子和溶剂分子的“分筛”,避免由于溶剂分子的共插入造成的石墨结构损害。
(2) 形态和结构设计。通过修改石墨的形态和结构(如孔结构设计),可以增加石墨边缘插层的活性位点数量,提高锂离子在石墨中的迁移能力。
(3) 电解液优化。通过优化溶剂的使用、调节锂盐的种类和浓度、添加有机/无机添加剂,可以有效调整电解液中锂离子的溶剂化结构,降低锂离子的脱溶剂屏障,构建稳定的SEI膜,并减轻溶剂分子共插层对石墨稳定性的影响。
(4) 优化充电策略。通过优化充电协议,调节充电电流、电压和放松时间,可以在不形成锂树枝晶的情况下实现充电速率限制,从而达到循环寿命与充电速率之间的平衡。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石墨在快充条件下的容量和稳定性,为电动车实现“加油”充电提供参考。
石墨的化学稳定性极强,表面的润湿性很差。因此,通过一些简单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构建人工固态电解质界面(SEI)保护膜是非常困难的。目前大多数研究需要使用原子层沉积(AL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这些方法构建人工SEI保护膜成本高、工艺繁琐、效率低,且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的可行性。因此,如何从石墨本身出发,改变其内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实现以简单方便的方式构建人工SEI保护膜,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2) 通过设计孔隙和减少石墨颗粒的形态和结构,虽然可以增加石墨的锂插层位点,但活性位点的增加往往伴随着副反应的加剧和首次库仑效率的下降。考虑到锂盐的价格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石墨的快充设计不能以第一次增加不可逆容量为代价。因此,形态和结构的调节策略必须结合其他表面改性策略,以避免额外的锂消耗。
(3) 通过使用功能添加剂或开发新的锂盐和溶剂,获得具有高离子导电性、高转移数和广泛温度范围的新型电解质至关重要,因为电解质决定了特定电池化学下的离子运输和界面。然而,电解质的开发指南必须考虑到成本因素和环境保护程度,否则将缺乏实际意义。
(4) 大多数基于石墨的快充设计仍然基于钮扣电池进行评估。作为一种急需大规模工业应用的技术,研究人员应在软包电池或圆柱电池中进行评估,以验证其商业应用潜力。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我们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信息,请填写以下表格,我们的一位专家将尽快与您联系
传真:(+86) 021-60870195
地址:中国上海浦东秀浦路2555号
版权 © 2023.与石(上海)矿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