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石墨可用于生产高碳石墨、高纯度石墨、可膨胀石墨
2021年是全球动力电池踏上MWh新征程的关键年。中国动力电池团队积极走向国际舞台,展示规模和技术“溢出”的优势。
全球电气化加速,中国企业走在前列。
GGII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将超过20%,推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100GWh,正式进入TWh时代。
在碳中和目标下,能源存储市场也将迅速启动。GGII预测,到2025年,全球能源存储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复合年增长率约为72.8%。
在供应链中,锂电池材料公司加深了与全球顶级电池公司的长期订单绑定,尽管产能大幅提升,但新材料和新技术正在争夺市场份额,全球话语权不断增强;锂电池设备公司也在加速进入国际巨头的供应链,新设备和新工艺的研发挑战智能制造的极限,国际角色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根据高工锂电池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获得了20多个海外订单。截至目前,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企业出海建厂/投资项目的案例已超过25个。其中,欧洲已成为中国锂电池企业投资的热点,北美、东南亚等地区也在升温。
结合海外订单和工厂建设布局,中国锂电池的全球化进程主要呈现出几个主要特征:
1st随着手中拥有大量海外订单,中国动力电池巨头的全球化战略已升级,以加速市场结构的演变。
持有巨额订单或项目指定,并与海外客户达成长期合作,已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公司走向海外的直接原因。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动力电池公司中,CATL、宁德时代、SVOLT、Farasis Energy、比亚迪、CALB 和国轩高科已明确或已开始在欧洲建厂。
在2021年,CATL将与现代、大众、戴姆勒卡车、特斯拉、宝马、Fisker等国际汽车公司合作或加大合作;宁德时代与雷诺和日产携手,在英国和法国“出手”;EVE Energy在美国赢得了捷豹和路虎48V定点和大规模储能订单;国轩高科为大众提供技术支持,并在欧洲建立了首个新能源生产和运营基地。
在市场结构方面,从2021年1月至10月,国内电池公司如CATL、比亚迪、CALB、国轩高科和宁德时代稳步占据全球装机容量前十名,其总市场份额将从2020年的35.8%增加到47.1%。以松下、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I为代表的日本和韩国公司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公司 | 合作伙伴 | 日期 | 合作简述 |
CATL | 福特 | 2021年12月7日 | 福特中国高管确认,CATL已开始向福特供货。 |
FISKER | 2021年11月2日 | 美国电动车公司Fisker已与CATL达成协议,选择其电池用于电动SUV Ocean。从2023年到2025年,CATL将每年供应5GW,总计达到15GW。 | |
ELMS | 2021年10月14日 | 美国电动车制造商ELMS与CATL签署了电池供应协议,该协议将持续到2025年。双方还在研究在美国建立电池工厂。 | |
宝马 | 2021年9月8日 | 宝马透露,公司当前的动力电池合同价值已超过200亿欧元。动力电池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包括CATL、EVE Energy、三星SDI和瑞典的Northvolt AB等。 | |
特斯拉 | 2021年6月28日 | CATL将于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开始向特斯拉供应其电池产品。 | |
劳斯莱斯 | 2021年6月1日 | 劳斯莱斯透露,其新款电动车Silent Shadow将采用CATL和三星SDI的锂电池组。 | |
戴姆勒卡车 | 2021年5月23日 | CATL将于2024年至2030年开始向BENZ E-Truck型号eActros LongHaul供应其电池组。 | |
Workhorse | 2021年5月5日 | Workhorse Group宣布将从CATL的分销商CSI购买电池系统。 | |
大众 | 2021年3月16日 |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确认,他们将增加来自CATL的订单。 | |
现代汽车 | 2021年2月21日 | 现代汽车集团宣布将选择宁德时代和SDI作为其供应商。 | |
FlexGen | 2021年1月 | 美国ESS集成商Flexgen与宁德时代在德克萨斯州安装了两套容量为110MWh/套的ESS系统 | |
EVE | 宝马 | 2021年9月8日 | 宝马透露,公司当前的动力电池合同价值已超过200亿欧元。动力电池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包括CATL、EVE Energy、三星SDI和瑞典的Northvolt AB等。 |
捷豹与路虎 | 2021年2月26日 | 已成为其48V电池系统的供应商。 | |
Powin | 2021年8月 | 与美国ESS集成商Powin Energy签署了为期两年的供应协议。EVE将在两年内提供不少于1GW的LFP电池 | |
GOTION | 大众 | 2021年7月12日 | GOTION与大众汽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大众汽车集团萨尔茨基特工厂的电池工业生产,GOTION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
BOSCH | 2021年7月 | GOTION收购了德国哥廷根的博世集团工厂,并在欧洲建立了其第一个能源生产和运营基地,这意味着GOTION正式在欧洲启动本地化生产 | |
Vinfast | 2021年8月23日 | GOTION与越南汽车品牌VinFast签署了关于电动车LFP电池研发和生产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开展LFP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并讨论在越南建立Giga工厂的可能性 | |
SVOLT | 斯泰兰蒂斯 | 2021年7月 | SVOLT能源与斯泰兰蒂斯达成了总价值为160亿人民币的全球合作项目,直到2021年7月。斯泰兰蒂斯集团是PSA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的50:50合并,成为一家汽车制造商和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 |
远景集团 | 雷诺 | 2021年6月28日 | 远景集团与法国雷诺集团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雷诺将在五年内向远景提供40至120GWH的动力电池订单。 |
日产 | 2021年7月1日 | 远景集团将为日产的下一代电动车平台提供动力电池,并将在英国建设首个动力电池超级工厂,生产最新一代的动力电池产品。到2030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5GWH,并有潜力实现35GWH的扩展。 | |
Farasis Energy | TOGG | 2021年10月28日 | Farasis Energy的合资公司SIRO与土耳其工业和技术部签署了20GWH的投资计划和激励文件。 |
Microvast | Safra | 2021年3月 | Microvast与法国公交制造商Safra签署了框架协议,在未来三年内为Safra提供三种标准化电池产品,预计数量为2000个电池包。 |
Sunwanda | 印度 | 2017年4月19日 | 在印度设立了办事处和工厂。 |
Sungrow | 印度 | 2018年7月27日 | 在印度设立了工厂,生产容量为3GW的PCS,并开始销售ESS系统。 |
SINENG | 印度 | 2018年8月22日 | 在印度设立了工厂,生产容量为5GW的PCS。 |
GOODWE | 印度 | 2018年7月10日 | 已在印度设立工厂生产PCS。 |
2nd中国锂电池材料和设备的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锂电池产业链逐渐形成了走向海外的趋势。
欧洲和美国电气化市场的快速崛起,动力电池公司的大规模扩张导致对材料和设备的需求激增,许多具备“走出去”能力的中国锂电池公司相继在全球建立工厂。
在动力电池核心材料的制造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正极材料占全球42%,负极材料65%,电解液65%,隔膜43%。此外,导电浆料和结构件等配套机会也显著增加。
基于此,包括天齐材料、凯盛科技、科达利、Cnano科技、易春科技、SEM公司、江苏GTIG、洛普集团、Sinodmc等锂电池材料公司在一个或多个国家设立了子公司及配套项目。
公司 | 地点 | 日期 | 合作简述 |
天齐材料 | 德国 | 2021年3月 | 在德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 |
美国 | 2020年11月 | 在美国建立了电解液生产研发中心。2020年11月,天齐与特斯拉签署协议,向其在美国和德国的工厂供应电解液产品。 | |
捷克 | 2020年8月 | 2019年10月在捷克共和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2020年8月,在捷克共和国建成年产10万吨的电解液工厂,总投资2.75亿人民币。 | |
韩国 | 2019年10月 | 在韩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 | |
凯盛科技 | 美国 | 2021年11月 | 与ULTIUM电池签署了约3.67亿美元的供应合同。电解液产品将从签署之日起供应至2025年底。已成立美国公司,并将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 |
荷兰 | 2021年8月 | 2021年3月将在荷兰设立全资子公司。2021年8月,计划投资15亿人民币建设锂电池电解液工厂。 | |
波兰 | 2020年5月 | 2018年6月在波兰设立了全资子公司。2020年5月,投资3.6亿人民币建设锂电池电解液工厂。 | |
科达利 | 德国 | 2020年3月 | 已于2021年1月开始在德国建设工厂,总投资6000万欧元,建设周期为30个月。 |
瑞典 | 2020年10月 | 设立瑞典子公司,投资5000万欧元在瑞典建设工厂,建设周期为24个月。 | |
匈牙利 | 2021年11月 | 投资3000万欧元在匈牙利建设工厂。 | |
Cnano科技 | 美国 | 2021年2月 | 投资5000万美元在内华达州建立工厂,生产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
高级技术材料 | 瑞典 | 2021年11月 | 2020年9月,投资2200万美元在欧洲建厂。2021年11月,将投资1亿美元扩建其欧洲工厂。 |
SEMCORP | 美国 | 2021年6月 | 与美国电池制造商Ultium Cells签署了分隔膜采购合同,总合同价值为2.58亿美元。自签署之日起至2024年底有效。 |
匈牙利 | 2021年11月 | 投资1.83亿欧元在匈牙利建立锂电池分隔膜生产线,年产能力约为4亿平方米。 | |
Easpring科技 | 芬兰 | 2021年11月 | 与芬兰矿业集团成立合资企业,计划在芬兰建立年产10万吨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SK集团在该合资公司中持有30%的股份。 |
韩国 | 2021年11月 | 在韩国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韩国和美国市场。 | |
江苏GTIG | 波兰 | 2021年11月 | 将在波兰建立名为Prusice的工厂,年产4万吨锂电池电解液。 |
Lopal集团 | 印度尼西亚 | 2021年11月 | 与Stellar在印度尼西亚成立合资企业,建设一座年产10万吨的LFP正极材料工厂,总投资为2.85亿美元。 |
Sinodmc | 波兰 | 2021年6月 | 与PCC Rokita建立合资企业,建设一座年产2万吨的电解液工厂。 |
捷克 | 2020年10月 | 在捷克共和国设立全资子公司。 |
此外,随着国内顶尖设备公司进入国际一线电池公司的供应链,“走出去”的速度也在加快。领先的锂电池设备公司如Lyric Robot Automation、Hymson Laser、Lead Intelligent、KATOP Automation和UW Laser已进入市场。国际汽车公司/动力电池巨头的供应链,全球化路径逐渐延伸得更远。
公司 | 地点 | 日期 | 合作简述 |
Lyric Robot Automation | 德国 | 2021年7月 | 中标SVOLT能源欧洲工厂锂电池产品组装线项目。 |
德国 | 2019年底 | 成立首个海外全资子公司,推动总部的国际业务发展。与多家欧洲汽车公司及其动力电池供应商建立了良好关系。 | |
Hymson Laser | 美国 | 2019年12月 | 与特斯拉签署订单,总额为7785万人民币,全部出口至其美国工厂。 |
Lead Intelligent | 斯洛伐克 | 2021年11月 | 与欧洲电池研发公司Inobat Auto签署合作协议,为其在斯洛伐克的软包锂电池生产线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
德国 | 2021年1月 | 与宝马签署合作协议,为其新能源车包智能生产线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 |
瑞典 | 2019年1月 | 与瑞典电池公司Northvolt签署框架协议,双方计划未来开展约19.4亿人民币的业务合作。 | |
UW激光 如果您正在编写代码,请不要在每行代码前面包含“line_number|”。 | 德国 | 2020年10月 | 与宁德时代子公司宁德时代德国签署了电池焊接系统供应合同。 其合同价值为1.612亿人民币。 |
3 如果您正在编写代码,请不要在每行代码前面包含“line_number|”。rd 如果您正在编写代码,请不要在每行代码前面包含“line_number|”。电池行业正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设计”。中国企业全球知识产权体系的建立加速了,中国的产品、中国的技术和中国的解决方案已开始向海外各个方向“溢出”。
欧洲和美国经济正在加速拥抱电气化,并在电池链的部署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以补充和加强产业链。然而,在短期内迅速建立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供应链能力是不现实的,必须依赖外部力量来赋能。
依靠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储备、产业链支持和大规模制造的竞争力,中国的产品、中国的解决方案和中国的技术深度参与了其电池产业的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锂电池公司也在加速构建全球知识产权体系。以深圳卡普化学为例,在国际化过程中,重点关注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能力输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添加剂进入海外企业的供应链,销售额占比超过30%。
另一个例子是细胞模拟设计领域。中国走在前列,从一开始就掌握了独立的知识产权,并在这一领域占据了制高点。中国公司苏州电极为欧洲的一家超级电池工厂提供了一整套细胞设计解决方案,满足了客户从早期需求到生产的快速实施。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我们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信息,请填写以下表格,我们的一位专家将尽快与您联系
传真:(+86) 021-60870195
地址:中国上海浦东秀浦路2555号
版权 © 2023.与石(上海)矿业科技有限公司